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燙熱的鐵礦石猛漲中沉著應對
作者:admin 發布于:2023-3-17 2:07 Friday
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判斷,鐵礦石談判將很快落下帷幕。鐵礦石到底以一個什么樣的價格出現?而這個價格,不僅影響到來年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上的主動權,也會對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以及關聯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在鐵礦石談判中,我們已經丟失了什么籌碼?在鐵礦石賣方市場強力逼迫下,直接受益或受損的企業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呢?
燙熱的鐵礦石
國際鐵礦石談判歷時7個月,為何遲遲不能達成協議?有關人士表示:“現在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簡直就是一個孤島,很被動地接受?!闭勁腥绱吮粍?,鐵礦石今年會不會繼續漲價?
目前?三大國際鐵礦石貿易商和歐亞其他主要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鐵礦石談判還正在進行中,在談判的各方代表中,只有寶鋼集團所代表的中國依然沒有接受鐵礦石19%的漲價,目前正在進行中的這一輪談判我們能不能和國際鐵礦石巨頭達成價格協議呢?鐵礦石今年會不會繼續漲價?今后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將有什么變故呢?
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主要出口國是巴西、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主要進口國是歐盟以及中、日、韓等產鋼大國。在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價格是在逐年談判的基礎上商定的,當供需雙方就一種礦石的價格達成協議后,其他供需方就以此價格作為參照,這也導致了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多樣和艱難。2002年以前鐵礦石市場長期供大于求,價格始終低位徘徊,每噸只有25—30美分。2002年后,由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量快速增長和國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的上揚,國際鐵礦石價格也迅速生溫,2005年比2002年價格累計漲幅達到了121.67%,2005年一年就上漲了71.5%。2006年,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又要求把價格再上漲19%,寶鋼等主要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表示難以接受。
而作為長期關注產經動態的《中國產經新聞》副總編輯朱冰堯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雖然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媒體或者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的鐵礦石需求量占據主要份額,應該是有一定話語權。但實際上現在鐵礦石的國際市場是賣方市場。所以賣方市場決定了你的需求量越大,你的話語權越小。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在這個鐵礦石談判里邊,我們形成這樣一個最終的結果,也是必然的?!?BR>
猛漲中沉著應對
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快速發展使世界鐵礦石海上貿易量和貿易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03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超過日本位于世界首位,2005年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進口鐵礦石2.75億噸,占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43%,占亞洲進口量的70%左右。那么今年鐵礦石如果再次漲價的話對于國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企業究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江蘇沙鋼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副總裁馬毅告訴記者,沙鋼每年的鐵礦石進口大約在1700萬噸左右,假如礦石再次漲價,每頓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成本將增加大約100多元錢。
面對有可能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各家企業也在思考著自己的出路。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說:“今年國內鐵礦石供給的力度,應該是比以前要大的。從產業來講,我們現在盡量用國內的,我們要用國內的礦?!彼f除了多購入國內礦產,加大產量形成規模效益以外,沙鋼集團還廢物再利用,減少成本壓力,“像以前我們轉爐的渣子,是沒有用了倒出去的,還要花錢,還要扔出去,還要倒。而現在我們通過渣的濾化處理,把這個轉爐的渣子,濾化完了以后,給燒結廠用,而燒結廠再循環,再形成燒結塊,再進入高爐,再變成鐵水。循環進行這個,包括一些污泥,我們重新放到燒結塊里進行混合再利用,增加一些,一個是提高了環境的效益,再一個從內部來講也可以降低一些成本,消化一些因素”。
而讓這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感到欣慰的是,煉鋼用的焦碳、白云石的價格今年卻在下降。上海百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建華就有了自己新的成本計算方法:“比方說,焦炭從1200元,降到800元,這個空間已經降下了400元。也就是說,礦粉漲的時候,因為我們其他原料在下降,這樣的話整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成本,折合起來并沒有很大漲幅。應該講總的來說,我感覺這個礦物的漲價,對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影響、對整個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
目前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和鐵礦石一樣火爆的是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的形勢走高。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雖然在去年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低迷,但是如今已經像正在來臨的夏天一樣越走越熱,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普遍盈利。
企業有企業的核算方式,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關注的是那些和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關系密切的房地產、汽車、家電的價格會不會由于鐵礦石價格的上漲而走高。賈良群觀察得也很仔細:“汽車行業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房地產更不用說了,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漲價漲出來這一點成本,特別是螺紋鋼、線材它用得最多的是這類東西,本身價格也沒漲到哪去。對他們來講還可能比較公道,3300元的螺紋鋼,三千四五的線材,對他們來講是比較公道的價格。話又講回來了,這些東西漲那么一兩百塊錢,對房地產行業的成本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它的利潤空間,要比別的行業大得多。它是應該能夠承受得了的?!?BR>
重新認識結構調整
去年國際鐵礦石價格猛漲了72%,就給許多中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雖然我們是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采購大戶,但是在價格談判中我們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這是中國應該思考的。今后我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又將有何應對措施呢?
事實上,在鐵礦石談判結果出臺之前,蘭格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信息網就召集了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和經銷商代表齊聚上海,共同探討新的市場形勢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的對策。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許中波說:“你得拿出證據證明你的需求在下降,不是上升。根據現在公布的數據,中國2006年進口鐵礦石增長率還大于20%,如果你是鐵礦石老板,你會降價嗎?”
杭州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公司銷售處處長鄔自強回應許教授:“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結構的調整,要適應這個原材料上漲的趨勢,因為煤電油運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漲價肯定是一個趨勢。作為企業應對的話,要加強結構調整,提升我們產品的附加值,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應對材料漲價的趨勢?!北本┨m格信息咨詢公司總經理劉長慶的態度是:“他們應該本著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宗旨來建立一個穩定的供應秩序,有利于國際鐵礦石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的健康發展?!?BR>
很多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沒有豐富的鐵礦,而且大多品位較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低,轉嫁成本的能力有限,對鐵礦石漲價的承受力較小,在價格談判中的回旋余地也就很小。所以,中國爭取鐵礦石價格話語權之路十分艱難。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則認為,“原因在于集約度,集約度不高,像中國總量是占到世界鋼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幾。但是前幾名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中國一個都沒有, 中國最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寶鋼也只有2000多萬噸。其他的都是在1000多萬噸左右的。雖然中國有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和這么多的一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總量,但與我國企業的規模是不相稱的”。
企業覺醒要“團結”
雖然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國,但中國單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力量較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04年,我國排名前15家企業鋼產量僅占我國總產量的45%,而日本前5家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的鋼產量占全日本鋼產量的75%,歐盟6家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鋼產量占歐盟整個鋼產量的74%。
盡管寶鋼代表的國內16家企業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做不到說一不二。就在寶鋼和外方談判膠著的時候,國內就有些中小企業和鐵礦石貿易商與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眉來眼去”,這顯然增加了寶鋼談判的難度。
《中國產經新聞》副總編輯朱冰堯認為:“對于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來講,沒有形成合力。這次鐵礦石在談判過程中,有一些小的企業,可能有一些小的動作,直接和一些鐵礦石巨頭進行了一些私下的交易,也影響了我們談判的成果?!?BR>
上海百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建華則認為,雖然有幾個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聯合起來,但其用量明擺在這里,只有30%,或是20%。因而,應該講他們沒有很大的話語權,假如說我們哪一天行規規定好,國家通過整合,通過一些行業規定,通過這種行業協會,把大家所需要的產品,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來,那我們的話語權就大了,80%,還有90%,都通過我們整個行業來統一對外,我認為這樣的話,我們在國際上的機會就會有,話語權也非常大,我們談判的可能成功的概率也會比較高。
水到渠成的是,“一定要團結起來”成為絕大多數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共識。
此外,與行業規模分散相對的另一點是產能過剩。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00億元,是2000年之前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48年間總投資的1.3倍!投資增長之快幾乎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巨大的產能需要進口大量的礦石,這是誰都知道的中國底牌。所以淘汰落后,抓緊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通過增加投入加大科技含量,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跳出消耗大、附加值低、利潤低的怪圈。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針對這一情況發言:“投入肯定是要投入的,科技這塊你肯定要投入。但是投入,他這個投入和產出這個比例的話,甚至要是管理得好的話,應該是投入一塊錢,他產出來可能是一百塊,可能更多?!?BR>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也應該勇于走出去,成為整個國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產銷鏈條上的一個環節,把觸角伸到原材料比較豐富的國家,通過參股、入股的形式,和一些大的鐵礦石生產企業的利益聯系在一起。
《現代物流報》副總編輯慈洪君說:“這樣的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呢,就是你鐵礦石漲價,我這個生產企業也是一個受益者?,F在已經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好多國際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都是通過這樣滲透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的,這樣你自己就不會成為孤島了?,F在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簡直就是一個孤島,很被動地接受,好多是這樣?!?BR>
參加談判的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已經明確提出,鐵礦石不同用戶之間的需求和價格承受能力各不相同,礦石價格也應當有所不同。不管這次談判結果怎么樣,對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來說畢竟是第一次獨立地參與這樣的國際談判,相信通過這次談判,中國一定會在今后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機制方面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談判歷程
2005年11月14日2006年度礦石價格談判啟動,雙方開始接觸;
12月10-20日第一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無果而終;
2006年1月25日第二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破裂,鐵礦石巨頭提出漲價,中方代表反對;
2月18日第三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破裂,寶鋼上調第二季度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
4月5日第四輪談判,中方代表再次拒絕漲價要求;
5月24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發出最后通牒,中國必須馬上接受漲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到其他國家;
國際鐵礦石巨頭從5月起先后與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達成2006財年鐵礦石價格在2005財年價格的基礎上上漲19%的協議;同時大造聲勢,向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施加壓力,希望最后迫使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不得不按照國際鐵礦石談判慣例接受漲價19%的結果。
燙熱的鐵礦石
國際鐵礦石談判歷時7個月,為何遲遲不能達成協議?有關人士表示:“現在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簡直就是一個孤島,很被動地接受?!闭勁腥绱吮粍?,鐵礦石今年會不會繼續漲價?
目前?三大國際鐵礦石貿易商和歐亞其他主要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鐵礦石談判還正在進行中,在談判的各方代表中,只有寶鋼集團所代表的中國依然沒有接受鐵礦石19%的漲價,目前正在進行中的這一輪談判我們能不能和國際鐵礦石巨頭達成價格協議呢?鐵礦石今年會不會繼續漲價?今后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將有什么變故呢?
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主要出口國是巴西、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主要進口國是歐盟以及中、日、韓等產鋼大國。在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價格是在逐年談判的基礎上商定的,當供需雙方就一種礦石的價格達成協議后,其他供需方就以此價格作為參照,這也導致了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多樣和艱難。2002年以前鐵礦石市場長期供大于求,價格始終低位徘徊,每噸只有25—30美分。2002年后,由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量快速增長和國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的上揚,國際鐵礦石價格也迅速生溫,2005年比2002年價格累計漲幅達到了121.67%,2005年一年就上漲了71.5%。2006年,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又要求把價格再上漲19%,寶鋼等主要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表示難以接受。
而作為長期關注產經動態的《中國產經新聞》副總編輯朱冰堯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雖然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媒體或者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的鐵礦石需求量占據主要份額,應該是有一定話語權。但實際上現在鐵礦石的國際市場是賣方市場。所以賣方市場決定了你的需求量越大,你的話語權越小。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在這個鐵礦石談判里邊,我們形成這樣一個最終的結果,也是必然的?!?BR>
猛漲中沉著應對
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快速發展使世界鐵礦石海上貿易量和貿易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03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超過日本位于世界首位,2005年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進口鐵礦石2.75億噸,占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43%,占亞洲進口量的70%左右。那么今年鐵礦石如果再次漲價的話對于國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企業究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江蘇沙鋼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副總裁馬毅告訴記者,沙鋼每年的鐵礦石進口大約在1700萬噸左右,假如礦石再次漲價,每頓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成本將增加大約100多元錢。
面對有可能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各家企業也在思考著自己的出路。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說:“今年國內鐵礦石供給的力度,應該是比以前要大的。從產業來講,我們現在盡量用國內的,我們要用國內的礦?!彼f除了多購入國內礦產,加大產量形成規模效益以外,沙鋼集團還廢物再利用,減少成本壓力,“像以前我們轉爐的渣子,是沒有用了倒出去的,還要花錢,還要扔出去,還要倒。而現在我們通過渣的濾化處理,把這個轉爐的渣子,濾化完了以后,給燒結廠用,而燒結廠再循環,再形成燒結塊,再進入高爐,再變成鐵水。循環進行這個,包括一些污泥,我們重新放到燒結塊里進行混合再利用,增加一些,一個是提高了環境的效益,再一個從內部來講也可以降低一些成本,消化一些因素”。
而讓這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感到欣慰的是,煉鋼用的焦碳、白云石的價格今年卻在下降。上海百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建華就有了自己新的成本計算方法:“比方說,焦炭從1200元,降到800元,這個空間已經降下了400元。也就是說,礦粉漲的時候,因為我們其他原料在下降,這樣的話整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成本,折合起來并沒有很大漲幅。應該講總的來說,我感覺這個礦物的漲價,對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影響、對整個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
目前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和鐵礦石一樣火爆的是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的形勢走高。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雖然在去年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低迷,但是如今已經像正在來臨的夏天一樣越走越熱,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普遍盈利。
企業有企業的核算方式,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關注的是那些和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關系密切的房地產、汽車、家電的價格會不會由于鐵礦石價格的上漲而走高。賈良群觀察得也很仔細:“汽車行業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房地產更不用說了,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漲價漲出來這一點成本,特別是螺紋鋼、線材它用得最多的是這類東西,本身價格也沒漲到哪去。對他們來講還可能比較公道,3300元的螺紋鋼,三千四五的線材,對他們來講是比較公道的價格。話又講回來了,這些東西漲那么一兩百塊錢,對房地產行業的成本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它的利潤空間,要比別的行業大得多。它是應該能夠承受得了的?!?BR>
重新認識結構調整
去年國際鐵礦石價格猛漲了72%,就給許多中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雖然我們是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采購大戶,但是在價格談判中我們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這是中國應該思考的。今后我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又將有何應對措施呢?
事實上,在鐵礦石談判結果出臺之前,蘭格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信息網就召集了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和經銷商代表齊聚上海,共同探討新的市場形勢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的對策。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許中波說:“你得拿出證據證明你的需求在下降,不是上升。根據現在公布的數據,中國2006年進口鐵礦石增長率還大于20%,如果你是鐵礦石老板,你會降價嗎?”
杭州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公司銷售處處長鄔自強回應許教授:“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結構的調整,要適應這個原材料上漲的趨勢,因為煤電油運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漲價肯定是一個趨勢。作為企業應對的話,要加強結構調整,提升我們產品的附加值,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應對材料漲價的趨勢?!北本┨m格信息咨詢公司總經理劉長慶的態度是:“他們應該本著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宗旨來建立一個穩定的供應秩序,有利于國際鐵礦石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業的健康發展?!?BR>
很多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沒有豐富的鐵礦,而且大多品位較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低,轉嫁成本的能力有限,對鐵礦石漲價的承受力較小,在價格談判中的回旋余地也就很小。所以,中國爭取鐵礦石價格話語權之路十分艱難。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則認為,“原因在于集約度,集約度不高,像中國總量是占到世界鋼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幾。但是前幾名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中國一個都沒有, 中國最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寶鋼也只有2000多萬噸。其他的都是在1000多萬噸左右的。雖然中國有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和這么多的一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的總量,但與我國企業的規模是不相稱的”。
企業覺醒要“團結”
雖然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生產國,但中國單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力量較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04年,我國排名前15家企業鋼產量僅占我國總產量的45%,而日本前5家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的鋼產量占全日本鋼產量的75%,歐盟6家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鋼產量占歐盟整個鋼產量的74%。
盡管寶鋼代表的國內16家企業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做不到說一不二。就在寶鋼和外方談判膠著的時候,國內就有些中小企業和鐵礦石貿易商與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眉來眼去”,這顯然增加了寶鋼談判的難度。
《中國產經新聞》副總編輯朱冰堯認為:“對于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來講,沒有形成合力。這次鐵礦石在談判過程中,有一些小的企業,可能有一些小的動作,直接和一些鐵礦石巨頭進行了一些私下的交易,也影響了我們談判的成果?!?BR>
上海百營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建華則認為,雖然有幾個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聯合起來,但其用量明擺在這里,只有30%,或是20%。因而,應該講他們沒有很大的話語權,假如說我們哪一天行規規定好,國家通過整合,通過一些行業規定,通過這種行業協會,把大家所需要的產品,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來,那我們的話語權就大了,80%,還有90%,都通過我們整個行業來統一對外,我認為這樣的話,我們在國際上的機會就會有,話語權也非常大,我們談判的可能成功的概率也會比較高。
水到渠成的是,“一定要團結起來”成為絕大多數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共識。
此外,與行業規模分散相對的另一點是產能過剩。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00億元,是2000年之前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48年間總投資的1.3倍!投資增長之快幾乎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巨大的產能需要進口大量的礦石,這是誰都知道的中國底牌。所以淘汰落后,抓緊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通過增加投入加大科技含量,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跳出消耗大、附加值低、利潤低的怪圈。
江蘇沙鋼集團副總裁馬毅針對這一情況發言:“投入肯定是要投入的,科技這塊你肯定要投入。但是投入,他這個投入和產出這個比例的話,甚至要是管理得好的話,應該是投入一塊錢,他產出來可能是一百塊,可能更多?!?BR>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也應該勇于走出去,成為整個國際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行業產銷鏈條上的一個環節,把觸角伸到原材料比較豐富的國家,通過參股、入股的形式,和一些大的鐵礦石生產企業的利益聯系在一起。
《現代物流報》副總編輯慈洪君說:“這樣的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呢,就是你鐵礦石漲價,我這個生產企業也是一個受益者?,F在已經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好多國際性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都是通過這樣滲透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的,這樣你自己就不會成為孤島了?,F在我們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簡直就是一個孤島,很被動地接受,好多是這樣?!?BR>
參加談判的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已經明確提出,鐵礦石不同用戶之間的需求和價格承受能力各不相同,礦石價格也應當有所不同。不管這次談判結果怎么樣,對于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來說畢竟是第一次獨立地參與這樣的國際談判,相信通過這次談判,中國一定會在今后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機制方面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談判歷程
2005年11月14日2006年度礦石價格談判啟動,雙方開始接觸;
12月10-20日第一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無果而終;
2006年1月25日第二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破裂,鐵礦石巨頭提出漲價,中方代表反對;
2月18日第三輪鐵礦石價格談判破裂,寶鋼上調第二季度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價格;
4月5日第四輪談判,中方代表再次拒絕漲價要求;
5月24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發出最后通牒,中國必須馬上接受漲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到其他國家;
國際鐵礦石巨頭從5月起先后與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的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達成2006財年鐵礦石價格在2005財年價格的基礎上上漲19%的協議;同時大造聲勢,向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施加壓力,希望最后迫使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不得不按照國際鐵礦石談判慣例接受漲價19%的結果。